[1] Jackson L. The dematerialisation of Karl Marx: Literature and Marxist theory [M]. London: Longman, 1994:211.
[2] Williams R. Keyword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87.
[3] Williams R. Culture and society: 1780-1950[M].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66:3.
[4] Williams R. Resources of hope: Culture, democracy, socialism[M]. London: Verso, 1989:4.
[5] 刘继林. 雷蒙·威廉斯的文化理论及"关键词"研究给予中国的意义[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4):478-481.
[6] Williams R. The long revolution[M]. London: Chatto and Windus, 1961: 41.
[7] Williams R. The Analysis of culture[M]//Storey J. Culture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 A Reader[M]. Hemel Hempstead: Prentice Hall, 1988:48.
[8] Steven N. Culture, ideology and socialism[M]. Aldershot: Avebury, 1995:4.
[9] 罗崇宏. "生活方式"文化概念的形成及理论困惑[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4):46-49.
[10] 王丽华. 我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研究述评[J]. 图书情报工作, 2010,54(21):126-130.
[11] 曹凌, 杨玉麟, 林强. 人的发展:文化共享工程效果反思[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4(2):27-32.
[12] 戈尔曼."新马克思主义"传记辞典[M].赵培杰,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853.
[13] 雷蒙·威廉斯.文化与社会[M]. 吴松江, 张文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19.
[14] 张岱年, 方克立. 中国文化概论[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3-6.
[15] 王芬林. 关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资源建设的思考和对策[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4(2):26-29.
[16] 邓伟志. 社会学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9:418.
[17] 舒开智. 雷蒙·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理论研究[M]. 北京:学苑出版社, 2011:39.
[18] 王芬林. 数字图书馆实践思考——文化共享工程的发展与创新[M]. 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12:23-27.
[19] 张彦博, 刘慧平, 刘刚,等.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与服务[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203-209.
[20] 陆扬, 王毅. 文化研究导论[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12.
[21] 梅敏君, 潘于旭.论文化对生活方式的建构作用[J].浙江社会科学, 2012(5):120-123.
[22] 黄平, 莫少群. 迈向和谐:当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反思与重构[M].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16.
[23] 马克思. 1884年经济哲学手稿[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