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邱均平,文庭孝.评价学理论·方法·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19.
[2] 王鑫.图书馆联盟绩效评估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7:15.
[3] 董琴娟.中国图书馆联盟发展研究[M].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64.
[4] 谢春枝,燕今伟.图书馆联盟绩效评价的研究实践及思考[J].图书情报知识,2007(2):96-99.
[5] Consortia participation[EB/OL].[2015-05-30]. https://www.libqual.org/about/about_survey/consortia.
[6] 吴冬曼,郭依群.LibQUAL+的演进与我国本地化研究与实践[J].图书情报工作,2012,56(15):42-48.
[7] 谢春枝.LibQUAL+TM图书馆服务质量调查的实证分析——以武汉大学图书馆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9,27(5):24-28,109.
[8] Gatten J N. Measuring consortium impact on user perceptions: OhioLINK and LibQUAL+TM[J].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 2004,30(3):222-228.
[9] 刘圣君,屈宝强.我国图书馆联盟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情报科学,2011,29(3):396-400,468.
[10] 张鹏,李秀霞. 我国图书馆联盟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J].情报探索, 2013(5):23-29.
[11] 王丽华.我国图书馆联盟研究综述[J].图书与情报,2008(2):29-33.
[12] 王丽华.图书馆联盟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世界图书北京出版公司,2012:233-237.
[13] 范亚芳,王传卫.我国图书馆联盟绩效评估要素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0,54(6):56-61.
[14] 潘淑清.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图书馆联盟绩效评价指标[J].科技广场,2014(8):126-129.
[15] 李静,安娜.陕西省高校系统图书馆联盟现状调查及绩效评测[J].现代情报,2012,32(9):125-130.
[16] 刘雅琼,张松颂.图书馆联盟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09(5):69-72.
[17] 范亚芳,郦金花.图书馆联盟共建共享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J].情报科学,2011(5):676-680,685.
[18] 常红.图书馆联盟绩效评价体系构建[J].图书馆学研究,2006(3):39-42.
[19] 常红.图书馆联盟盟员绩效评价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J].情报杂志,2005(8):38-39.
[20] 周静珍,赵乃瑄,金洁琴.JALIS引进数字资源的绩效评价研究——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分析[J].情报科学,2011(4):555-559,562.
[21] 张世强,吕杰能,蒋峥,等.模糊综合评判决策模型的缺陷与消除[J].统计与决策,2010(5):31-33.
[22] Xie Minghui,Yang Ying.Cost risk assess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based on entropy-weighted matter-element model[J].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1,168-170:2402-2405.
[23] 物元分析研究室.物元分析的理论框架与应用——“可拓集合和不相容问题”发表五年来研究工作的综述[J].广东工学院学报,1988,5(2):1-10.
[24] 吴冠岑,刘友兆,付光辉.基于熵权可拓物元模型的土地整理项目社会效益评价[J].中国土地科学,2008,22(5):41-45.
[25] 郑景丽,龙勇.基于熵权物元可拓模型的企业战略联盟绩效评价[J].现代管理科学,2014(11):93-95.
[26] 黄仁东,张小军.基于熵权物元可拓模型的隧道瓦斯等级评价[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22(4): 77-82.
[27] 齐攀.基于熵权物元的虚拟企业风险管理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08:43-45.
[28] 鲁璐.基于物元可拓模型的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研究——以湖北汉川沉湖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28-30.
[29] 荀文会,刘友兆,王雨晴.基于熵权物元可拓模型的耕地可持续利用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农业现代化,2006,27(5):372-376.
[30] 昌北高校图书馆联盟.联合致辞[EB/OL].[2015-05-15]. http://www.cbelib.jxufe.cn/news/showNews.action?areaid=106&flag=aboutnew&cataid=290.
[31] 周子剑.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区域图书馆联盟文献传递制度优化探讨-以昌北高校图书馆联盟为例[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35(6):54-59.
[32] 郑瑜,郭韫丽,许建红.对昌北高校图书馆联盟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2,42(4):24-26.
[33] 李卓卓.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