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华网.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EB/OL].[2018-03-16].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lh/zb/gov_20180313a/wzsl.htm.
[2] 王宝明, 刘皓, 王重高. 政府应急管理[M]. 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017:17-19.
[3] 杨小林. 突发事件现场处置导则[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6:51.
[4] 杨正鸣, 苗伟明.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前沿问题研究[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5:68.
[5] 斯皮凡克,等. 情报职业[M]. 方鼓, 等译. 长春:情报科学杂志社, 1985.
[6] STEPHEN M. Improving intelligence analysis: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scholarship and practice[M]. London; New York: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Group Ltd, 2012.
[7] JERRY M. Curriculum models for educational programs[EB/OL].[2018-06-30]. http://www.scip.org/1996.
[8] NEIL S. CI soft skill competencies[EB/OL].[2018-06-30]. http://www.scip.org/1999.
[9] MARILYN B P, BOB M. Intelligence 2000:revising the basic elements, a guide for intelligence professionals[M]. Richmond: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Law Enforcement Intelligence Analysts, 2000.
[10] FBI Jobs[EB/OL].[2018-06-30]. https://www.fbijobs.gov/career-paths/intelligence-analysts.
[11] 谢晓专. 美国执法情报分析师培训认证制度的源起与发展[J]. 情报杂志, 2014, 33(7):1-526.
[12] 谢晓专, 徐少辉, 张培晶. 美国执法情报分析师最低培训标准及其启示[J]. 图书情报工作, 2014, 58(10):138-144.
[13] 谢晓专. 美国执法情报分析职业培训项目与课程设置调查研究[J]. 情报杂志, 2014, 33(8):19-24, 58.
[14] 张凡, 胡挺. 浅析警务情报分析人员的选拔招募和培训机制[J]. 学理论, 2016(10):102-103.
[15] 门庭. 数字时代企业竞争情报分析师浅谈[J]. 现代情报, 2011, 31(5):127-129.
[16] 谢晓专. 情报分析师职业胜任力通用标准比较研究[J]. 情报杂志, 2017, 36(2):25-31, 39.
[17] 由庆斌. 情报分析师在未来的作用[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5, 38(11):145.
[18] 迟玉琢. 大数据背景下的情报分析[J]. 情报杂志, 2015, 34(1):18-22.
[19] 王文娟, 马建霞. 基于就业市场需求的我国情报人才培养探讨[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7, 40(6):27-32.
[20] 陈钧, 曹宽增. 对情报研究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以及情报研究人员的培养[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5, 28(1):100-103.
[21] 龙青云,吴晓伟,易艳红. 应用型竞争情报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索——以上海商学院为例[J]. 图书情报工作, 2011, 55(4):85-89.
[22] 胡雅萍, 潘彬彬. 美国情报分析培训研究——以CIA肯特学院为例[J]. 情报杂志, 2014, 33(7):6-11.
[23] 曾建勋, 魏来. 大数据时代的情报学变革[J]. 情报学报, 2015, 34(1):37-44.
[24] 张家年.大数据环境下情报工程师的素质结构与培养模式[J]. 图书情报工作, 2016, 60(1):12-18, 25.
[25] 周浩, 刘强. 日本情报文化:源流、特质与影响[J]. 南京政治学院报, 2017, 33(1):63-70, 141.
[26] 新华网. 习近平: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EB/OL].[2018-11-29].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12/09/c1122084706.htm.
[27] 李阳, 李纲. 应急决策情报体系:历史演进、内涵定位与发展思考[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6, 39(4):8-13.
[28] 林曦, 姚乐野. 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情报工作现状与问题分析[J]. 图书情报工作, 2014, 58(23):12-18.
[29] 新华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主席令第六十九号)[EB/OL].[2018-03-17]. www.gov.cn/zhengce/2007-08/30/content_2602205.htm.
[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情报法[N]. 人民日报, 2017-07-14(12).
[31] 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中欧应急管理学院)[EB/OL].[2018-02-06]. http://www.nsa.gov.cn/web/a/zhishujigou/20150609/5899.html.
[32] 卢文刚. 高校应急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探讨——以暨南大学为例[C]//Proceedings of 201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SIT 2012). Changsha:Information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2012:8.
[33]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国家科学图书馆)[EB/OL].[2018-04-02]. http://www.las.ac.cn/subpage/Information_Content.jsp?InformationID=6189.
[34] 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应急管理学院[EB/OL].[2018-04-06]. https://gggl.jnu.edu.cn/site/jidaCMS/mpzy/info/2014/2721.html.
[35] 国家行政学院课题组. 英国、德国、瑞典应急管理教育培训的主要做法及启示[J].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09, 3(3):118-121.
[36] 肖传国. 冷战后日本情报体制改革探析[J].日本学刊, 2012(4):95-108, 159.
[37] 钟开斌."一案三制":中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J]. 南京社会科学, 2009(11):77-83.
[38] 薛澜, 王郅强, 彭宗超, 等. 我国应急管理人才培训体系的现状与发展[J]. 社会科学家, 2011(9):101-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