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情报工作 ›› 2020, Vol. 64 ›› Issue (1): 5-13.DOI: 10.13266/j.issn.0252-3116.2020.01.001
杨沛超
收稿日期:
2019-11-25
出版日期:
2020-01-05
发布日期:
2020-01-05
作者简介:
杨沛超(ORCID:0000-0002-1203-6719),《图书情报工作》编委会副主任,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馆长、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管理办公室主任、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教授,E-mail:yangpc@cass.org.cn。
Yang Peichao
Received:
2019-11-25
Online:
2020-01-05
Published:
2020-01-05
摘要: [目的/意义]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图书情报事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为新时代图书情报事业建设提供新鲜经验。[方法/过程] 从7个方面概括70年来图书情报事业建设的主要成就;从社会文献信息需求、宏观社会环境、图书情报机构内在因素3个维度,探讨新中国图书情报事业发展动因;以CALIS、NSTL、NCPSSD等文献信息保障体系建设为例,介绍中国图书情报事业建设的标志性成果。[结果/结论] 对国家文献信息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建设提出构想。
中图分类号:
杨沛超. 新中国图书情报事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与动因分析[J]. 图书情报工作, 2020, 64(1): 5-13.
Yang Peichao. An Analysis of the Historical Track and Motivation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in New China[J]. LIS, 2020, 64(1): 5-13.
[1] 范兴坤.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回顾[J].图书与情报,2009(1):1-27. [2] 程焕文.共和国图书馆事业四十年之回顾与展望[J].图书馆,1989(5):3-23. [3] 高淑华,等. 新世纪图书馆展望[M].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9:1-8. [4] 李东来,韩继章."全国图书协调方案"时期图书馆协同思想指导下的馆际协作的回顾与思考[J].图书馆,2009(5):51-55. [5] UAP国内学术研讨会.促进UAP在中国实现的倡议书[C]//北京图书馆业务处.UAP出版物资源共享国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1-2. [6] 范并思. 从经验图书馆学到新型图书馆学[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3(2):3-11. [7] 国家计委、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十五"期间加强"211工程"项目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EB/OL].[2019-12-28].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s7065/200209/t20020902_110575.html. [8] 高等教育"211工程"三期总体建设方案[EB/OL].[2019-12-28]. http://xkb.cumt.edu.cn/08/be/c1458a67774/page.htm. [9] "十一五"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意见[EB/OL].[2019-12-28]. http://www.most.gov.cn/fggw/zfwj/zfwj2005/200512/t20051214_54855.htm. [10] 孙坦.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发展报告[M]//韩永进. 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报告:数字图书馆卷. 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153-156. [11] 习近平.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9-12-28].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18/c_1118891128_4.htm. [12] 张振. 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成果发布会[EB/OL].[2019-12-28]. http://ex.cssn.cn/zx/bwyc/201905/t20190516_4896544.shtml?COLLCC=2397807509&. [13] 百年传承翰墨生香:国家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EB/OL].[2019-12-28]. https://new.qq.com/rain/a/20190910A0OQJU. |
[1] | 鞠孜涵, 白如江, 张玉洁, 王志民. 数字人文视域下古籍数据库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兼评稷下学文献资料数据库的建设思路[J]. 图书情报工作, 2022, 66(19): 4-14. |
[2] | 袁建霞, 冷伏海, 黄龙光, 边文越, 王海霞. 科技前沿方向的情报监测分析与综合研判方法探讨[J]. 图书情报工作, 2022, 66(19): 92-98. |
[3] | 黄菡, 王晓光, 王依蒙. 复杂网络视角下的研究主题学科交叉测度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 2022, 66(19): 99-109. |
[4] | 吕鲲, 陈箫羽, 靖继鹏. 基于组合分词方法和LDA模型的区块链金融产业关键技术识别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 2022, 66(19): 110-121. |
[5] | 陆颖颖, 孙裕彤, 张瑶, 李旭光.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对信息行业的影响——2021年CILIP专题研讨会综述与启示[J]. 图书情报工作, 2022, 66(19): 143-152. |
[6] | 李猛力, 初景利, 李楠. 党领导下的图书情报事业:追溯与思考[J]. 图书情报工作, 2022, 66(18): 3-10. |
[7] | 郭若涵, 徐拥军. 数字文化遗产协同治理:逻辑框架、案例审视与实现路径[J]. 图书情报工作, 2022, 66(18): 11-22. |
[8] | 刘芳兵, 夏翠娟, 杨新涯. 高校数字记忆项目建设策略研究——以重庆大学数字记忆项目方案设计为例[J]. 图书情报工作, 2022, 66(18): 31-39. |
[9] | 张彪, 吴红, 高道斌, 林艳秋. 基于潜在高被引论文与高价值专利的创新前沿识别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 2022, 66(18): 72-83. |
[10] | 金燕, 刘琦, 毕崇武. 研究生学术搜索中的信息规避行为与成因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 2022, 66(18): 84-94. |
[11] | 董美, 常志军. 一种面向中医领域科技文献的实体关系抽取方法[J]. 图书情报工作, 2022, 66(18): 105-113. |
[12] | 李月琳, 张泰瑞, 李嗣婕. 基于系统性综述的政府信息公开影响因素及实践赋能[J]. 图书情报工作, 2022, 66(18): 114-125. |
[13] | 陈必坤, 刘钰馨, 白宽, 王诗琴, 王曰芬. 基于科学建模的学科交叉测度研究综述[J]. 图书情报工作, 2022, 66(18): 126-139. |
[14] | 陈祥玲, 肖冬梅, 杨忠. 图书馆处理个人信息的合规义务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 2022, 66(17): 69-80. |
[15] | 王伟, 梁继文, 杨建林. 基于引文网络的领域主题层次结构识别方法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 2022, 66(17): 81-92.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