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EB/OL].[2020-11-28].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511/t20151105_217823.htm. [2] 肖希明.我国文献资源保障体系论纲[J].图书馆,1996(6):8-12. [3] 金胜勇,刘雁.图书馆评估指标体系的逻辑构建[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3(4):87-89. [4] 张文娟.基于读者满意度的高校图书馆馆藏评价[J].情报资料工作,2008(1):67-69,73. [5] 吴淑芬. 基于用户体验的外文文献资源保障体系评价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3. [6] 李琳琳.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保障体系集成综合评价研究——以黑龙江科技大学为例[J].情报探索,2013(8):66-68. [7] 王春蕾,孙启存,吴闯,等.基于ESI的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保障及评估体系研究——以东北师范大学"双一流"学科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9(13):47-57. [8] 隋桂玲,吕红梅,刘晓峰,等.高校图书馆量化评估专业期刊需求程度和保障水平的研究——以吉林大学哲学专业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6,60(11):68-74. [9] 黄碧航. "双一流"建设视角下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9. [10] 肖珑,张宇红.电子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初探[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2(3):35-42,91. [11] 索传军,赵梅亭.数字馆藏质量管理系统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5):68-72,78. [12] 索传军.数字馆藏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及其构建原则[J].图书情报知识,2006(5):5-9. [13] 吴建华.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水平及文献保障水平指标评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5):19-24. [14] 卞福荃,李安国,沈志高,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科文献保障体系评价[J].图书馆建设,2004(6):31-33. [15] 周静珍,赵乃瑄,金洁琴.JALIS引进数字资源的绩效评价研究——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分析[J].情报科学,2011,29(4):555-559,562. [16] 杜占江,王金娜,肖丹.构建基于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的文献信息资源评价指标体系[J].现代情报,2011,31(10):9-14. [17] 郭亚军. 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 [18] 俞立平,武夷山.学术期刊客观赋权评价新方法——指标难度赋权法[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1(4):64-70. [19] 李刚,李建平,孙晓蕾,等.主客观权重的组合方式及其合理性研究[J].管理评论,2017,29(12):17-26,61. [20] HARALDAL,MURRAY T. The delphi method: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M].Mass:Addison-Wesley,1975:3-10. [21] 包明林,邹凯,毛太田.一种考虑评价指标差异的网络信息资源评价方法[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6,39(4):93-96. [22] 陈雅,郑建明.网站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5):56-59. [23] 冯彦平,王碧琴.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评估机制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29(1):47-50. [24] 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 2019年1336所高校图书馆在编职工人数统计表[EB/OL].[2021-11-18].http://www.scal.edu.cn/tjpg/202011160231. [25] LIBQUAL+. General information:what is LibQUAL+TM[EB/OL].[2021-10-03].https://www.libqual.org/about/about_lq/general_inf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