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斌, 杨文, 李子林.数字时代档案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 2019, 63(1):153-159. [2] 马费成.凝聚共识, 推动信息资源管理一级学科建设[J/OL].信息资源管理学报:1-5[2022-10-22].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2.1812.G2.20221019.1758.002.html. [3] 张斌, 胡玲玲.新中国档案学高等教育教学体系的创建(1952-1955年)[J].档案学研究, 2019(3):4-9. [4] 周耀林, 张露, 黄颖.档案学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J].图书情报知识, 2015(2):4-13. [5] 冯惠玲.改革开放40年中国档案高等教育的历史性跨越[J].档案学通讯, 2018(6):4-9. [6] 金波, 周枫.我国档案学专业高等教育的发展、艰辛与责任[J].档案学通讯, 2018(2):4-9. [7] 徐拥军, 李孟秋."十四五"时期档案高等教育发展之策[J].北京档案, 2021(10):24-26. [8] 冯惠玲, 连志英, 曲春梅, 等.回顾与前瞻:"十三五"档案学科发展调查和"十四五"档案学重点研究领域展望[J].档案学通讯, 2021(1):4-15. [9] 杨文, 张斌.中国档案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与策略——基于对37所高校2021年档案学专业建设与发展的调查[J].图书情报工作, 2022, 66(18):40-52. [10] 金波, 蔡敏芳.大数据时代档案学专业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创新[J].档案学研究, 2016(6):12-17. [11] 谢诗艺, 杨婷."互联网+育人"新模式:高校档案学专业新媒体平台建设探索[J].档案学研究, 2019(6):60-65. [12] 丁光勋.数字时代的档案教学改革与课程资源整合[J].档案管理, 2008(4):46-48. [13] 卞昭玲, 张艳欣.大数据时代档案信息服务课程建设初探——以河北大学档案学专业教学为例[J].档案学通讯, 2015(1):78-81. [14] 王平, 陈秀秀, 李沐妍, 等."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档案学本科课程设置优化研究[J].档案管理, 2022(3):83-85. [15] 聂云霞, 肖坤.数字人文视域下档案学专业学生数据素养培育探析[J].档案学通讯, 2020(3):95-103. [16] 锅艳玲, 饶圆, 王小云, 等.数字人文视角下档案学本科生数据素养培育研究[J].档案学通讯, 2021(1):100-102. [17] 归吉官.基于档案学专业教育的数据素养教育内容体系建设[J].档案学通讯, 2018(2):77-81. [18] 王协舟, 姜春宇.专业认证思想与实践对档案学人才培养的启示[J].档案学通讯, 2017(1):85-90. [19] 王协舟, 方雯灿.档案学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解读、实践及启示[J].档案学通讯, 2022(1):83-91. [20] 刘芮, 谭必勇.立足本土与跨界融合:欧美数字人文教育发展现状及启示[J].档案学通讯, 2020(3):104-112. [21] 赵雪芹, 胡慧慧, 李天娥.新文科背景下档案学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内涵、问题与路径[J].档案与建设, 2022(7):37-40. [22] 肖秋会, 伍黎丹, 李珍.iSchool联盟高校的档案学教育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J].档案学通讯, 2018(1):77-83. [23] 谭必勇, 许文迪.渐进式融合:iSchools背景下美国档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趋势及其启示[J].图书情报知识, 2017(6):50-59. [24] 肖秋会, 许晓彤.AERI成员高校的档案学研究生教育现状与特色[J].档案与建设, 2019(12):37-40, 8. [25] 祁天娇, 李子林, 孙嘉睿.多元视域下档案学教育与研究新范式的探讨:基于AERI十年回顾与启示[J].档案学通讯, 2019(3):90-98. [26] 蒋冠, 桑毓域.关于全国档案学专业高等教育发展情况调查的统计与分析(上)[J].档案学通讯, 2010(1):69-72. [27] SOYKA H A, WILCZEK E.Ten years of archival educa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es:a snapshot of scholarship[J].Archival science, 2020, 20(3):221-244. [28] 赵屹.刍议数字时代档案学理论研究与指导实践的脱节[J].档案学研究, 2015(4):19-23. [29] 覃兰花, 蒋宏灵, 韩效东, 等."十四五"时期档案人才培养需求分析[J].中国档案, 2021(11):70-71. [30] EASTWOOD T.Building archival knowledge and skills in the digital age[J].Archival science, 2006, 6(2):163-170. [31] 何振.一级学科更名对档案学专业的影响[J].档案学通讯, 2022(6):105-107. [32] 李财富.一级学科更名对档案学的发展利大于弊[J].档案学通讯, 2022(6):108-109. [33] 王协舟, 彭海艳, 陈艳红, 等."十二五"期间档案学教育发展的思考(二)[J].档案时空, 2011(4):11-14. [34] 王协舟, 彭海艳, 陈艳红, 等."十二五"期间档案学教育发展的思考(一)[J].档案时空, 2011(2):9-12. [35] 马费成, 李志元.新文科背景下我国图书情报学科的发展前景[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20, 46(6):4-15. [36] 柯平.新图情档——新文科建设中的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发展[J].情报资料工作, 2021, 42(1):15-20. [37] 冯惠玲.以信息资源管理的名义再绘学科蓝图[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22, 12(6):4-10. [38] 初景利, 黄水清.从"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到"信息资源管理"——一级学科更名的解析与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 2022, 66(14):3-9. [39] 别敦荣.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J].大学与学科, 2020, 1(1):37-40. [40] 董泽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J].大学教育科学, 2012(3):30-36. [41] 王昊魁, 王琎.如何让档案人才不再"小众" "稀缺"[N].光明日报, 2021-11-11(07). [42]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22:34. [43] 郝伟斌, 肖祎星, 陈健.国家综合档案馆档案信息化发展回顾与思考[J].档案管理, 2020(3):14-17, 21. [44] 何振, 杨文, 唐思慧, 等.大数据时代档案学教育的新常态与实践拓展[J].档案学研究, 2016(1):117-123. [45] 邱晨明, 宁庭勇.上海数字政府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行模式演进研究[J].信息通信技术, 2022, 16(5):23-27. [46] 吴蝶, 曹如中, 熊鸿军, 等.新文科背景下数字化赋能图情档学科向数字人文转型发展研究[J].图书馆, 2022(8):44-48, 86. [47] 吴岩.扎实推进高等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N].中国教育报, 2022-06-06(04). [48] 王雨洁, 吴婧姗, 朱凌.数据赋能工程教育转型:"数字印度"战略及其人才培养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22(1):35-41. [49] 高毅哲, 柴葳.推动"十四五"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N].中国教育报, 2021-01-28(01). [50] 熊平.教育供给侧改革中的教材建设之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1(12):23-26. [51] 曾海军, 张钰, 苗苗.确保人工智能服务共同利益, 促进教育系统变革——《人工智能与教育:政策制定者指南》解读[J].中国电化教育, 2022(8):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