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水清, 王晓光, 夏翠娟, 等.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 加快创新智能化发展[J].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2, 34(5):4-20. [2] 邓三鸿, 胡昊天, 王昊, 等.古文自动处理研究现状与新时代发展趋势展望[J].科技情报研究, 2021, 3(1):1-20. [3] 刘忠宝, 赵文娟.古籍信息处理回顾与展望[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21, 39(6):38-47. [4] 黄水清, 刘浏, 王东波.计算人文的发展及展望[J].科技情报研究, 2021, 3(4):1-12. [5] 黄水清, 周好, 彭秋茹, 等.引书的自动识别及文献计量学分析[J].情报学报, 2021, 40(12):1325-1337. [6] 周好, 王东波, 黄水清.古籍引书上下文自动识别研究——以注疏文献为例[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1, 44(9):169-175. [7] 黄水清, 王东波.古文信息处理研究的现状及趋势[J].图书情报工作, 2017, 61(12):43-49. [8] 刘浏, 黄水清, 孟凯, 等.《春秋》三传女性人物的人文计算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 2020, 64(23):109-123. [9] 范文洁, 李忠凯, 黄水清.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左传》战争计量及可视化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 2020, 64(6):90-99. [10] 何琳, 乔粤, 刘雪琪.春秋时期社会发展的主题挖掘与演变分析——以《左传》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 2020, 64(7):30-38. [11] 秦贺然, 王东波.数字人文下的先秦古汉语关键词抽取应用——以《春秋经传》为例[J].图书馆杂志, 2020, 39(11):97-105. [12] 欧阳剑, 梁珠芳, 任树怀.大规模中国历代存世典籍知识图谱构建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 2021, 65(5):126-135. [13] 周莉娜, 洪亮, 高子阳.唐诗知识图谱的构建及其智能知识服务设计[J].图书情报工作, 2019, 63(2):24-33. [14] 杨海慈, 王军.宋代学术师承知识图谱的构建与可视化[J].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2019, 3(6):109-116. [15] 刘欢, 刘浏, 王东波.数字人文视角下的领域知识图谱自动问答研究[J].科技情报研究, 2022, 4(1):46-59. [16] 黄水清, 刘浏, 王东波.国内外数字人文研究进展[C]//中国国防科学技术信息学会.情报学进展(2020-2021年度评论).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2022:50-84. [17] 彭栋.《史记正义》引书校考[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18. [18] 张明.刘孝标《世说新语注》引书研究——经子集三部[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9. [19] 郝建强.《论语集释》引书及按语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 2012. [20] 钱宗武.《史记》引《书》虚词修辞[J].古汉语研究.1989(4):73-78. [21] 高振铎.《格致镜原》及其引书的特点[J].占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1(5):6-9. [22] 岳宗伟.《论衡》引书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 2006. [23] 马创新.注疏文献的结构化知识表示[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14. [24] 黄水清, 周好, 彭秋茹, 等.引书的自动识别及文献计量学分析[J].情报学报, 2021, 40(12):1325-1337. [25] [清] 皮锡瑞.经学历史[M].上海:中华书局, 2004:139. [26] [清] 朱彝尊.经义考.四库全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7] 刘文淇.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59:109. [28] 安敏.论《春秋左传正义》的价值及缺陷[J].华中学术, 2009(1):143-1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