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邓聚龙.灰色系统(社会经济)[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5:3.
[2] 张李义.高校图书馆商业数据库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30(1):66-69.
[3] 汪媛,赖茂生.我国高校图书馆引进网络版全文数据库的综合评价模型[J].情报科学, 2004, 22(9):1060-1063.
[4] 温东琰,于光.AHP 及模糊综合评价法在电子资源评价中的应用[J].现代情报, 2006(8):166-170.
[5] 赵静.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9.
[6] Tsuen-Ho Hsua.A hybrid ANP evaluation model for electronic service quality[J].Applied Soft Computing, 2012, 12(2):72-81.
[7] 李新凯.数据包络分析在数字资源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0.
[8] 庞恩旭.基于模糊数学分析方法的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3, 26(6):552-555.
[9] 谢季坚,刘承平.模糊数学方法及其应用[M].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4.
[10] 徐革.我国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绩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6.
[11] 和媛媛,巩在武.基于模糊多属性决策的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服务绩效评价研究[J].情报科学, 2011, 29(3):412-415.
[12] 刘慧,陆康,王圣元.高校图书馆绩效的灰关联评价设计[J].科技信息, 2011(26):103-104.
[13] 李顺文.基于灰色理论的图书馆电子资源绩效评价[J].甘肃科学学报, 2011, 23(4):136-139.
[14] 徐革.重构电子资源综合评价指标的主成分分析法[J].图书情报工作, 2004, 48(2):32-34.
[15] 唐琼.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数字资源选择标准体系[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1(2):56-63.
[16] 徐革,姚卫东,陈浩.电子资源用户满意度影响因子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07(10):52-56.
[17] 贾洁,彭奇志.基于 BP 神经网络的图书馆电子资源质量评价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 2010, 54(11):84-87,79.
[18] 唐建荣,张承煊.基于 BP 人工神经网络的企业环境绩效评价[J].统计与决策, 2006(11):161-163.
[19] 宋建玮,马磊.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图书馆电子资源绩效评价体系探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1(6):48-50.
[20] 邱东.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系统分析[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