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杨沛超, 肖自力, 李修宇. 试论我国文献资源建设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J]. 图书情报工作, 1991,35(5):17-19. [2] 肖希明.我国文献资源保障体系论纲[J].图书馆,1996(6):8-12. [3] 金胜勇, 于淼. 继承还是颠覆——共建共享对传统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理论的影响[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5(4):2-5. [4] 孙瑞英. 建立国家文献信息保障体系的构想[J]. 情报科学, 2002(7):680-683. [5] 汪涛, 肖希明. 新信息环境下的文献资源保障系统建设[J]. 图书与情报, 1999(1):33-36. [6] 王翠萍, 杨沛超. 国家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论纲[J]. 图书馆学研究, 2000(2):14-17. [7] 吕俊生.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与文献保障体系[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0,26(2):42-45. [8] 叶继元.聚焦学科核心领域重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J].图书与情报,2020(5):1-8. [9] STRAUSS A L. Qualitative nalysis for social scientists[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10] 崔慕岳,白广思.城域文献信息资源保障系统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139-141. [11] 白云.省域社科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探析——基于安徽省社科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分布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情报资料工作,2013(4):67-72. [12] 罗会群.论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J].图书馆论坛,2004,24(2):108-110. [13] 黎白,黄建萍.区域性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实施策略研究[J].现代情报,2007(6):52-54. [14] 朱晓琴,员立亭,郭锦芳.省级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构建研究[J].情报科学,2009,27(9):1318-1321,1327. [15] 钟建法.高校人文社科外文图书保障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1):10-13. [16] 胡伶霞,祁青.独立学院图书馆文献资源体系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2,56(3):113-116,38. [17] 薛小婕,宋戈,赵发珍,等."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外文文献资源保障探索——基于CASHL西北区域高校的调查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8,36(5):52-57,72. [18] 杨勤.地方高校与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探析[J].图书馆论坛,2008,28(5):77-79,83. [19] 肖希明. 信息环境的变化与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变革[J].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2017, 27(3):16-19. [20] 张海政,阚华,王建涛.面向公众素质的文献信息保障体系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05(4):58-62. [21] 孙坦,黄永文,张建勇,等.开放科学环境下国家科技文献发展战略研究与展望[J].图书情报工作,2020,64(14):3-12. [22] 杨文祥. 文献信息资源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与社会科技、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下)——文献信息社会学三论之三[J]. 图书馆学研究, 1999(2):36-40. [23] 刘丽. 新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构建研究[J].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12, 32(5):49-51. [24] 曹臻.我国区域文献资源保障和服务系统的建设与发展[J].图书情报工作,2001,45(11):72-74,29. [25] 孙炜,赵芳.关于我国区域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理性思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3):24-25. [26] 赵伟,郑巧英.Z39.50技术在上海地区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中的应用[J].图书馆杂志,2001(5):9-11. [27] 马大川,杨红平.信息资源的集成整合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30(3):38-42. [28] 徐力文.湖北省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保障体系的回顾与发展构想[J].图书馆,2003(5):45-48,67. [29] 吴慰慈,李富玲.区域性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保障体系建设研究[J].图书馆论坛,2005,25(6):16-21. [30] 杨沛超.新中国图书情报事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与动因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20,64(1):5-13. [31] 林政, 柳较乾. 我国文献资源保障与服务的新体系[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6(12):126-127. [32] 罗春荣, 曹树金. 电子馆藏及其发展政策研究[J].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1,19(2):37-41. [33] 张晓林, 宛玲, 徐引箎, 等. 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的技术要求[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4,30(4):14-19. [34] 李明理."程焕文之问"的数据库垄断观解读[J].图书馆论坛,2015,35(3):1-8. [35] 魏敏. 信息组织4.0:变革历程和未来图景[J].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18, 27(1):78-85. [36] 初景利,李麟.国内外开放获取的新发展[J].图书馆论坛,2009,29(6):83-88. [37] 王若琳,燕辉,黄辉,等.我国图书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策略运用现状调查分析[J].图书馆,2014(2):56-59. [38] 肖希明, 仇晓惠. 新中国文献资源建设六十年[J]. 图书馆杂志, 2009, 28(7):3-12. [39] 戴龙基,张红扬.图书馆联盟——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互惠的组织形式[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0,18(3):36-39. [40] 张斌,马费成.大数据环境下数字信息资源服务创新[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37(6):28-33. [41] 曾建勋,邓胜利.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资源建设与服务发展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37(2):30-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