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图书馆学理论之科学哲学观考察

  • 葛园园
展开
  • 安徽科技学院图书馆采编部
葛园国,安徽科技学院图书馆采编部主任,馆员,硕士,E-mail:419067805@qq.com。

收稿日期: 2014-04-23

  修回日期: 2014-05-19

  网络出版日期: 2014-06-05

Investigation of the Theory of Library Science in the View of Philosophy of Science

  • Ge Yuanyuan
Expand
  • Library of 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Bengbu 233100

Received date: 2014-04-23

  Revised date: 2014-05-19

  Online published: 2014-06-05

摘要

通过对胡塞尔、维特根斯坦、康德、劳丹等大师科学哲学思想的应用,考察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首先运用逻辑实证主义理论指出当代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中的一些核心的思维谬误,澄清一些该领域内长期纠缠不清的无谓争论,进而讨论形而上学在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一定合理性,最后运用网状模型对图书馆学理论的发展趋势进行剖析,从而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展现一个崭新的科学哲学的认识视角,并提供一些科学可靠的思维方法。

本文引用格式

葛园园 . 图书馆学理论之科学哲学观考察[J]. 图书情报工作, 2014 , 58(11) : 60 -67 . DOI: 10.13266/j.issn.0252-3116.2014.11.009

Abstract

The paper attempts to investigate some important issues in the basic theory research of the library science, through the use of the thoughts of the philosophy ofscience of Husserl, Wittgenstein, Kant and Laudan. At first using the theory of logical positivism, it points out the core thinking fallacy in the field, clarifies some long-standing useless controversy, and discusses the certain rationality of the metaphysics in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the library science. Finally, it uses the network model to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library science theory, to show a new observation perspective of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provide some scientific reliable thinking methods for the research in this field.

参考文献

[1] 邱仁宗.什么是科学哲学[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85(4):1-9.

[2] 金胜勇,谷艳芬,于淼.论科学哲学对图书馆科学性的观照[J].图书馆,2008(2):1-4.

[3] 葛园园.当代图书情报学理论的知识论视角探析[J].图书馆杂志,2009(11):3-6.

[4] 卡尔纳普.世界的逻辑构造[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5]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6] 石里克.普通认识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7] 黄幼菲.公共智慧服务——图书馆服务的高级阶段[J].情报资料工作,2012(5):83-88.

[8] 辛艳玲.人文关怀:图书馆的本质属性与终极取向[J].图书馆学刊,2007(5):34-35.

[9] 冷选英."和谐"是图书馆管理的终极目标[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0):85-86.

[10] 黄宗忠.论现代图书馆学原理[J].图书情报知识,2007(1):38-46.

[11] 叶鹰.图书馆哲学的学理与精神[J].图书情报工作,2004(1):27-29.

[12] 黄宗忠.图书馆学导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

[13] 葛园园.图书馆学之存在主义视角探析[J].图书馆,2013(1):24-27.

[14] 蒋永福.不再追问本质:图书馆学理论的后现代走向[J].图书情报工作,2010(1):5-7.

[15] 于良芝.未完成的现代性:谈信息时代图书馆职业精神[J].图书馆杂志,2005(4):3-7.

[16]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7] 蒋鸿标."结合说"不是图书馆学研究对象——兼与王睿、张开凤商榷[J].情报杂志,2004(9):F003.

[18] 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19] 伽达默尔.诠释学ⅠⅡ:真理与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0] 郭贵春.科学哲学的后现代取向[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8(6):1-9.

[21] 孙正聿.哲学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22] 程焕文.用户永远都是正确的[J].图书情报知识,2007(1):6-8.

[23]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4] 劳丹.进步及其问题[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25] 柯平.知识资源论——关于知识资源管理与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J].图书馆论坛,2004(6):58-63.

[26] 龚蛟腾.公共知识管理学——关于图书馆学本质的思考[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3(6):2-6.

[27] 盛宝福.2013年世界经济回顾及2014年展望[J].国际市场,2014(1):8-14.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