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学调查研究方法运用的微观考察——3种Top期刊调查研究报告解析
收稿日期: 2015-03-24
修回日期: 2015-04-05
网络出版日期: 2015-04-20
A Study on the Utilization of Survey Method in the Field of Chinese Library Science from the Micro Aspect
Received date: 2015-03-24
Revised date: 2015-04-05
Online published: 2015-04-20
[目的/意义]对我国图书馆学调查研究方法运用的微观过程及其具体的技术环节进行考察。[方法/过程]根据社会研究过程的ABCDE模型构建图书馆学调查研究方法运用的微观分析框架,对3种图书馆学top期刊发表的调查研究报告反映出来的调查研究过程中的具体要素进行辨识、编码和统计分析。[结果/结论]我国图书馆学调查研究主要有"抽样——问卷——定量分析"研究和"个案——访谈——定性分析"研究两种模式,但研究中普遍缺乏将"问题——理论——方法"相联系的整体意识;图书馆学调查研究还处于以"了解情况,明确事实"为主的初级阶段,以"揭示原因、发现规律"为目的的解释性研究还很少;调查研究的规范化、完整性程度持续提高,但凝练科学问题、规范研究设计仍是需要加强的薄弱环节。
金梅 , 张丽君 , 刘君 . 图书馆学调查研究方法运用的微观考察——3种Top期刊调查研究报告解析[J]. 图书情报工作, 2015 , 59(8) : 5 -14 . DOI: 10.13266/j.issn.0252-3116.2015.08.001
[Purpose/significance]Deciphers the survey reports of library science in China to learn the micro process and concrete technical route of these survey researches.[Method/process]Based on the ABCDE mode of the systematic analysis of social research,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research frame feasible to the micro analysis of survey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Chinese library science, and then, identifies, encodes and analyses the materials related to the 201 survey reports of three TOP library science journals.[Result/conclusion]Firstly, library science researches in China mainly include the "sampling-questionnaire-quantitative analysis" mode and the "case-interviewing-qualitative analysis" mode, but both lack of the universal consciousness of seeing the problems, theories and the methods as a whole. Secondly, library science research in China is still at the primary stage of descriptive studies oriented to "ask for information and clear the facts", and the interpretative studies oriented to "reveal reasons or found laws" are little. Finally, the normalization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library science research in China have enhanced unceasingly, but refining the scientific problems, normalizing the designs are still the weak parts.
Key words: library science; survey method; academic norm; content analysis
[1] 黄宗忠. 中国图书馆学世纪评[J]. 图书与情报, 2001(1): 2-8,14.
[2] 苏新宁. 提升图书情报学学科地位的思考——基于CSSCI的实证分析[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0,36(4): 47-53.
[3] 白崇远. 1984-1994年《图书情报工作》论文研究方法统计分析[J]. 图书情报工作, 1996,40(4): 17-20.
[4] 华薇娜. 中美两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方法、主题、对象、分析技术的比较研究[J]. 情报学报, 1997,16(1): 12-19.
[5] 华薇娜, 蒋晓曦. 1984-1993年调查研究方法在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中的应用状况[J]. 图书情报工作, 1997,41(3):17-21.
[6] 王玉波, 刘霞, 袁红. 武汉大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硕士、博士论文的统计与分析(1990-1997)[J]. 情报资料工作, 1999(2): 7-10.
[7] 任全娥. 图书馆学论文研究方法利用情况调查——兼纪念乔好勤《试论图书馆学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发表20周年[J]. 图书馆杂志, 2004,23(1): 13-16.
[8] 黄纯元. 黄纯元图书情报学论文集[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9] 于良芝. 图书馆学导论[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3: 前言.
[10] 邱五芳. 中国图书馆学应进一步弘扬实证研究[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8,34(1): 16-21.
[11] 范并思, 李超平, 俞传正, 等. 在新的信息与技术环境中感受图书馆的律动──2008年的中外图书馆事业和理论研究[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9,35(3): 59-73.
[12] 刘宇, 叶继元, 袁曦临. 实证缺失的中国图书馆学研究[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9,35(4): 20-24,30.
[13] 2011年11月19日南开大学博士生会议——图书馆学实证研究:规范,创新,推广[EB/OL].[2015-01-27].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d082d701010j3h.html.
[14] 卢正明. "图书馆学实证研究:规范 拓展 超越"博士生学术会议综述[J].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2(5): 89.
[15] "图书馆学实证研究"博士生学术会议南开举行[EB/OL].[2015-01-27]. http://news.nankai. edu.cn/nkyw/system/2014/07/28/000195874.shtml.
[16]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名单[EB/OL].[2015-02-27]. http://www.npopss-cn.gov.cn/GB/219534/index.html.
[17] 《国家图书馆学刊》简介[EB/OL]. [2015-02-13]. http://gtxk.nlc.gov.cn/ch/first_menu.aspx?parent_id=20080416203239001.
[18] 中国图书馆学会[EB/OL]. [2015-03-20]. http://www.lsc.org.cn/cn/lsc/sytzgg.html.
[19] 徐建华. 让数据说话,让空谈走开[J]. 图书情报工作, 2008,52(4): 5.
[20] 王子舟, 刘君, 周亚. 方法根植于精神与素养——图书馆学研究方法问题三人谈[J]. 图书馆, 2014,52(4): 1-7.
[21] 徐建华, 俞碧飏. 规范化实证研究——图书馆学研究整体提升与发展的重要路径[C]//刘兹恒, 张久珍. 图书馆学理论的使命与担当——第六次全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11: 69-76.
[22] 程焕文.最令人厌恶的学术研究主题与样式[EB/OL].[2015-01-27].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78019f0102e349.html.
[23] 王芳. 也谈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实证研究方法[EB/OL].[2015-01-29].http://blog.sciencenet.cn/ blog-38036-349004.html.
[24] 金梅. 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调查分析[J]. 图书情报工作, 2010,54(15): 81-85.
[25] 杨志刚. 图书馆学情报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调查分析——以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为例[J].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11(3): 82-88.
[26] 曹树金, 陈忆金. 美国图书馆学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主题及研究方法分析[J]. 图书情报知识, 2011(5): 28-33.
[27] 陈传夫, 马浩琴. 图书情报学现实研究中科学方法应用的调查分析——以2010年的期刊论文为样本[J]. 图书馆论坛, 2011,31(6): 32-37.
[28] 张力, 唐健辉, 刘永涛, 等. 中外图书情报学研究方法量化比较[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2,38(2): 21-27.
[29] 石烈娟. 图书馆学实证研究综述(1995-2009)[J]. 图书馆, 2010(6): 1-5,12.
[30] 赵微, 徐建华, 俞碧飏. 近五年来图书馆学实证研究的回顾与分析[J]. 图书与情报, 2009(6): 45-50.
[31] 肖希明. 图书馆学研究要以问题为导向[J]. 图书馆, 2005(1): 39-42.
[32] 沈祖荣. 中国全国图书馆调查表[C]//丁道凡. 中国图书馆界先驱沈祖荣先生文集(一九一八——一九四四).杭州: 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1: 2-9.
[33] 刘兹恒. 20世纪初我国图书馆学家在图书馆学本土化中的贡献[J]. 图书与情报, 2009(3): 1-7.
[34] 袁方. 社会研究方法教程[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35] 刘宇, 叶继元, 袁曦临. 图书情报学期刊的分层结构: 基于同行评议的实证研究[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1,37(2): 105-114.
[36]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J]. 中国社会科学, 2015(1):78-126.
[37] 李娜, 武旭. 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简析(2001-2010年)[J].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12,32(1): 22-27.
[38] 魏瑞斌. 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的科研合作现状研究——以CSSCI 1998-2004年数据为例[J]. 图书情报工作, 2006,50(1): 41-43.
[39] 梁启超. 指导之方针及选择研究题目之商榷[M]//戴逸. 二十世纪中华学案(综合卷1). 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9:119.
[40] 纽曼. 社会研究方法: 定性和定量的取向[M].郝大海, 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41] 风笑天. 方法论背景中的问卷调查法[J]. 社会学研究, 1994(3):13-18.
[42] 风笑天. 我国社会学恢复以来的社会调查分析[J]. 社会学研究, 1989(4): 12-18.
[43] 程亚男. 关于图书馆学研究的几个问题[J]. 图书馆, 1998(4): 1-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