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意义]大学图书馆治理是一个多主体互动参与下的博弈过程。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归纳并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图书馆共同治理模式。[方法/过程]通过对大学决策者、大学图书馆员和大学师生读者三个大学内部利益主体在图书馆共同治理中的策略选择进行分析,构建大学图书馆共同治理中的三方博弈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混合纳什均衡解进行分析,分别探讨主要利益相关者在大学图书馆共同治理过程中的策略选择及其收益情况。[结果/结论]结合模型分析结果,提出构建大学图书馆共同治理模式的政策建议。
[Purpose/significance] University library governance is a multi-interrelating game process. By using the stakeholder theory, 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proposes the mode of the university library shared governanc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Method/proces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trategy choices respectively made by university policy makers, university librarians and the readers of university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e university library shared governance, this paper built the three subjects dynamic game model of the university library shared governanc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mixed Nash equilibrium of the model, this paper respectively discusses the strategy choices and their benefits for major stakeholders in the university library shared governance. [Result/conclusion] Finally, th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of how to build the mode of the university library shared governance are put forward.
[1] 黄颖, 徐引篪. 图书馆治理:概念及其涵义[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4(1):26-28.
[2] 梁欣. 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治理模式研究[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9(6):17-24.
[3] 张海涛, 钱丹丹, 支凤稳. 高校图书馆核心价值体系:内涵、维度及结构模型[J]. 图书情报工作, 2011,55(17):22-26.
[4] 蒋永福. 公共图书馆治理结构及其优化策略-针对我国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改革重点的分析[J]. 图书与情报, 2010(5):18-22.
[5] 白永红. 美国高校图书馆治理结构的主要特征及其文化基础[J]. 图书馆, 2015(4):47-50.
[6] 蒋合领, 杨安, 王晴. 我国图书馆治理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J]. 图书馆论坛, 2015(7):27-33.
[7] 李志慧. 图书馆治理模式演进路径分析[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3(4):25-27.
[8] 弗里曼. 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法[M]. 王彦华,梁豪,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9] 姜利华.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图书馆多中心治理[J]. 图书馆学研究, 2013(5):29-31.
[10] 胡凤萍. 图书馆治理研究综述[J]. 图书馆建设, 2015(2):35-38.
[11] 蒋永福. 论图书馆治理[J]. 图书馆论坛, 2008(6):50-55.
[12] 曲红. 中国情境下的公共图书馆治理模式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 2013(20):23-25.
[13] 孔繁超. 美国高校图书馆治理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图书情报工作, 2015,59(9):16-20.
[14] LIDDEL J. From government to governance, the library of contemporary essays in political theory and public policy - edited by Richard Bellamy and Antonino Palumbo[J]. Public administration, 2013,91(1):243-245.
[15] 蔡科平. 美国高校图书馆共治的现实困境及其改进[J]. 图书馆, 2016(1):81-84.
[16] 俞可平. 治理与善治[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17] 阮胜利. 图书馆治理结构研究:人文词源、人本规律、构想形态、问题实质[J]. 图书馆学研究, 2011(1):49-53.
[18] 李明生. 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治理主体设置研究[J]. 图书与情报, 2012(2):37-42.
[19] 李丽楠, 许利民, 曾莉. 高校图书馆核心价值与权利关系的探讨[J]. 图书情报工作, 2011,55(7):35-39.
[20] 常亮, 徐大伟, 侯铁珊, 等. 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府际间协调机制研究[J]. 科技与管理, 2013(2):92-97.
[21] 常亮. 基于准市场的跨界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 2013.
[22] 杨楠. 一流大学之图书馆建设方略的思考与探析[J]. 图书情报工作, 2012,56(S1):7-9.
[23] 蒋永福. 论图书馆理事会制度[J]. 图书馆, 2011(3):31-34.
[24] 曲蕴. 国外图书馆战略规划综述[J]. 图书馆杂志, 2016(1):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