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研究

大学经典阅读推广模式效果的实验对比研究

  • 朱原谅 ,
  • 陈幼华
展开
  • 1. 常熟理工学院图书馆 常熟 215500;
    2.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 上海 200240
朱原谅(ORCID:0000-0001-8719-6736),发展研究室主任,副研究馆员,E-mail:7397607@qq.com;陈幼华(ORCID:0000-0002-1686-6306),副研究馆员,博士。

收稿日期: 2019-01-02

  修回日期: 2019-03-17

  网络出版日期: 2019-09-20

基金资助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4BTQ016)研究成果之一。

Experimental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Effect of University Classic Reading Promotion Model

  • Zhu Yuanliang ,
  • Chen Youhua
Expand
  • 1.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Library, Changshu 215500;
    2.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Library, Shanghai 200240

Received date: 2019-01-02

  Revised date: 2019-03-17

  Online published: 2019-09-20

摘要

[目的/意义]比较不同经典阅读推广模式的效果,推动经典阅读推广实践卓有成效地开展。[方法/过程]根据阅读推广活动对于受众阅读过程与效果的把控程度,将当前的经典阅读推广方式分为经典书目推荐模式、常规阅读交流模式、阅读项目模式、阅读共同体模式,采用实验研究、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比分析4种模式的推广成效。[结果/结论]阅读共同体模式是大学经典阅读推广的理想模式。

本文引用格式

朱原谅 , 陈幼华 . 大学经典阅读推广模式效果的实验对比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 2019 , 63(18) : 40 -46 . DOI: 10.13266/j.issn.0252-3116.2019.18.005

Abstract

[Purpose/significance] Stud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lassic reading promotion models and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classic reading promotion practice.[Method/process] According to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organizer of the reading promotion controls the reading process and effects of the audience. This paper divides the current classic reading promotion methods into classic bibliographic recommendation mode, regular reading communication mode, reading project mode, reading community mode, and uses experimental research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promotion effects of the four modes.[Result/conclusion] The reading community mode is the ideal mode for the promotion of classical reading in universities.

参考文献

[1] 陈幼华.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中外对比与趋势判断——基于数据与案例的分析[EB/OL].[2019-03-13].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4.1306.G2.20181109.0847.002.html.
[2] 王余光. 阅读,与经典同行[J]. 教育文汇, 2009(9):1.
[3] 汪涌豪. 经典阅读的当下意义[J]. 传承, 2012(10):38-40.
[4] 王宇,刘偲偲.经典阅读: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永恒主题——以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7,61(6):11-15.
[5] 屈哨兵,纪德君.以大学为核心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基于中华经典阅读实践的探索与思考[J].高教探索,2017(5):22-25.
[6] 陈幼华,蒋丽丽.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体系与平台设计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34(6):70-76.
[7] 朱原谅,周梅."五维一体"的大学经典阅读体系构建与实践——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7,61(12):101-105.
[8] 岳修志.阅读推广活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图书情报工作, 2019,63(5):42-50.
[9] 朱园园,胡翠红,唐婷,等.基于动态模糊综合评价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效果评价研究[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8(8):50-54.
[10] 秦疏影.高校图书馆精细化阅读推广模式研究与效果评价——以北京农学院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16):45-49,89.
[11] 杨莉.基于AHP法的阅读推广效果评价指标初探[J].图书情报导刊,2016,1(9):58-60,148.
[12] 陈有志,赵研科.协同背景下的阅读推广体系实证研究——以湖南省高校"一校一书"活动为例[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4,34(2):6-9.
[13] 吴蜀红."一城一书"阅读推广活动的考察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30(4):18-23.
[14] 雷菊霞,乔婧,袁玉敏.新环境下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探析——北京师范大学阅读推广实践与思考[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32(5):86-91.
[15] 马璇,李曦,王璐.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模式研究[J].图书馆研究,2018,48(2):57-65.
[16] 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 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7] 张志旻,赵世奎,任之光,等.共同体的界定、内涵及其生成——共同体研究综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31(10):14-20.
[18] 施薇,戚红梅,杨鲜艳."书小白阅读养成记":西北工业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新实践[J].图书馆建设,2017(6):58-61.
[19] 赵晨洁,杨兰芳.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体系的设计与实现——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6(24):66-70.
[20] 付瑶,杜洋."游学阅读":图书馆体验式阅读模式再造——以沈阳师范大学"I-Share暑期游学阅读"活动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7,61(6):21-25.
[21] 王波.阅读推广、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定义——兼论如何认识和学习图书馆时尚阅读推广案例[J].图书馆论坛,2015,35(10):1-7.
[22] 董菊初.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概论[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8.
[23] 李桂华.深阅读:概念构建与路径探索[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7,43(6):50-62.
[24] 张泸月.智慧阅读推广:智慧阅读时代的新常态[J].图书馆建设,2018(7):72-79.
[25] 王余光.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M].北京:朝华出版社,2015.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