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年中国泛知识付费行业市场规模及平台用户使用情况分析[EB/OL].[2021-07-21].http://www.chyxx.com/industry/202001/825163.html.
[2] 张利洁,张艳彬.从免费惯性到付费变现——数字环境下知识传播模式的变化研究[J].编辑之友,2017(12):50-53.
[3] 贝尔,王建民.技术轴心时代(上)——《后工业社会的来临》1999年版前言[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3(2):50-71.
[4] 郭宇,郭勇,赵宇翔.内容还是情境:在线用户知识付费行为机理研究——一项基于CCC-B框架的组态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20,64(1):120-130.
[5] 丁晓蔚,王雪莹,高淑萍.知识付费:概念涵义、兴盛原因和现实危机[J].当代传播,2018(2):29-32.
[6] 蔡舜,石海荣,傅馨,等.知识付费产品销量影响因素研究:以知乎Live为例[J].管理工程学报,2019,33(3):71-83.
[7] 张颖,朱庆华.付费知识问答社区中提问者的答主选择行为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8,41(12):21-26.
[8] 王妍,李冉,陈银洲.开放服务:学术期刊知识服务转型发展的突破路径[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29(11):1072-1077.
[9] 杜智涛,徐敬宏.从需求到体验:用户在线知识付费行为的影响因素[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25(10):18-39,126.
[10] 张帅,王文韬,李晶.用户在线知识付费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7,61(10):94-100.
[11] 方爱华,陆朦朦,刘坤锋.虚拟社区用户知识付费意愿实证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8,62(6):105-115.
[12] 赵宇翔,刘周颖,宋士杰.从免费到付费:在线知识问答平台用户标识对回答者转移行为的影响[J].图书与情报,2019(2):16-28.
[13] 丁海猛,文宏伟.复合业态的创新实践:体系、社群、赋能——以"樊登书店"为例[J].科技与出版,2019(11):115-118.
[14] 赵保国,姚瑶.用户持续使用知识付费APP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7(17):96-101.
[15] 卢恒,张向先,张莉曼,等.理性与偏差视角下在线问答社区用户知识付费意愿影响因素构型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20,64(19):89-98.
[16] 范建军.移动知识付费平台评论分析——以"得到"App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8(5):67-70,82.
[17] 鲍静,裘杰.内容、平台、社交、服务:在线知识付费持续发展的四大面向[J].出版科学,2019,27(2):65-70.
[18] 刘征驰,马滔,申继禄.个性定制、价值感知与知识付费定价策略[J].管理学报,2018,15(12):1846-1853.
[19] 张轩,陈宏民,赵丹.考虑需求端和产出端不确定性的服务平台定价和商业模式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20,28(12):130-139.
[20] 徐芳,贺亚娟.移动阅读APP付费模式及其优化[J].现代情报,2019,39(7):86-92,108.
[21] 张莉曼,张向先,卢恒,等.知识直播平台付费用户群体画像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9,63(5):84-91.
[22] 郭宇,王晰巍,杨梦晴.网络社群知识消费用户体验评价研究——基于扎根理论和BP神经网络的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8,41(3):117-122,141.
[23] 刘齐平,何国卿,王伟军.基于质性分析的知识付费平台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研究[J].情报科学,2019,37(7):133-138.
[24] 韩梅.用户感知视角下影响知识付费平台信息资源质量的因素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9,63(13):43-51.
[25] 张铮,邓妍方.知识付费行为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J].现代教育技术,2018,28(11):86-92.
[26] 陈娟,李金旭.大学生知识付费产品使用偏好研究——以广州大学城十所高校为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41(12):119-126.
[27] 刘澜,陈晨.大学生数字阅读付费行为实证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0(5):110-114.
[28] 姚占雷,李丹,许鑫.在线问诊环境下健康信息运动研究——从健康信息诉求到健康知识重用[J].情报资料工作,2017(5):91-98.
[29] 魏武,谢兴政.线上知识付费用户继续付费意向影响因素研究[J].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2020(8):119-129.
[30] 赵宇翔,刘周颖,朱庆华.从免费到付费:认知锁定对在线问答平台中提问者转移行为的影响研究[J].情报学报,2020,39(5):534-546.
[31] 黄荣怀,陈丽,田阳,等.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的发展方向与研发路径[J].电化教育研究,2020,41(1):10-18.
[32] 邢小强,周平录.互联网知识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J].管理评论,2019,31(7):75-85.
[33] 严建援,秦芬,李凯.订阅型在线知识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J].管理学报,2019,16(9):1405-1414.
[34] 余建军.音频媒介的知识变现[J].新闻与写作,2017(7):59.
[35] 齐云飞,赵宇翔,刘周颖,等.免费与付费在线问答社区用户参与行为的比较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20,64(2):105-115.
[36] 张安淇,李元旭.互联网知识共享平台信息过载效应与弱化机制——基于知乎的案例研究[J].情报科学,2020,38(1):24-29,41.
[37] 刘周颖,赵宇翔.基于语音互动的付费知识问答社区运营模式初探——以分答和值乎为例[J].图书与情报,2017(4):38-46.
[38] 宋立丰,杨主恩,鹿颖.弱合法性场域下制度创业与差异化竞争的最优区分——基于知识付费领域的多案例研究[J].管理评论,2020,32(5):321-336.
[39] 张璐,王若佳.在线教育视频用户评论行为比较研究——以Bilibili网站视频评论为例[J].现代情报,2020,40(2):62-71.
[40] 郭勇,张海涛.新冠疫情与情报智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疾控应急工作情报能力评价[J].情报科学,2020,38(3):129-136.
[41] 高志辉.付费有声书知识服务满意度研究——以"樊登读书"为例[J].情报科学,2020,38(5):98-105,119.
[42] 张麒麟.知识付费平台著作权私立规则对图书馆的启示[J].图书馆建设,2019(3):40-45.
[43] 魏珊,马海群.TDM版权多主体利益冲突及协调博弈研究[J].情报科学,2021,39(3):172-178.
[44] 吕阳,孙瑞英.信息共享与版权保护的"囚徒困境"及其破解策略研究——以Google数字图书馆为例[J].情报科学,2016,34(11):42-48.
[45] 王铮,刘彦芝.在线知识付费平台的市场机制探究——兼论对知识平台市场机制缺陷的应对与干预[J].图书情报知识,2018(4):24-31.
[46] 茜茜.实现知识付费的法治化运营[J].人民论坛,2019(15):88-89.
[47] 李婵,徐龙顺,张文德.网络信息资源著作权风险演化博弈分析[J].情报科学,2018,36(1):32-37.
[48] 钟学进.数字经济时代在线知识付费系统数字支付体系的技术变革[J].图书与情报,2019(2):29-36.
[49] 李婵,陶丽,张文德.视频类知识付费内容著作权侵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1,44(3):84-90,108.
[50] 刘华,姚舜禹.促进小微企业知识产权文化认同的政策机制研究[J].中国软科学,2020(2):40-48.
[51] 陈宏洁.构筑知识付费的"法治之墙"[J].人民论坛,2020(2):120-121.
[52] 赵艳,王文举,倪渊.数字内容产品版权保护的演化博弈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9,63(2):43-51.
[53] 陈传夫.开放内容的类型及其知识产权管理[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1):11-15.
[54] 马海群.论知识产权管理的研究视角与内容体系[J].新世纪图书馆,201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