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速递

图片丢失啦
科学数据开放共享合作行为分析

默认 最新文章 浏览次数
Please wait a minute...
  • 2021-12-18
[目的/意义]通过分析公众科学视角下科学数据开放共享合作行为,为提升我国科学数据开放共享合作实践水平提供参考。[方法/过程]运用文献分析方法,梳理公众科学的基本理念及其与科学数据开放共享合作的关系,构建公众科学视角下科学数据开放共享合作模型,基于该模型解析各利益相关者在科学数据开放共享中如何协同与合作。[结果/结论]在公众科学环境下,利益相关者可以通过制定科学数据开放共享政策与协议、协同资助开放共享活动以及开展科学数据开放获取合作、开放出版合作、开放评审合作、开放链接合作等实现多种形式的开放共享合作。
关键词:公众科学|科学数据|开放共享|合作行为
  • 2021-12-18
[目的/意义]揭示国内科学数据开放共享主题的作者合作关系与合作研究内容,以便为更广泛的科学数据开放共享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利用2004-2021年CNKI中科学数据开放共享主题的期刊论文与会议论文数据,统计作者合作的基本情况,并构建作者合作网络,运用社会网络方法分析作者合作整体网络、合作团体、合作研究内容。[结果/结论]国内科学数据开放共享主题的期刊论文与会议论文以作者合作研究为主;作者合作的整体网络密度较低,合作团体规模和合作次数都会影响作者在网络中的中心性;作者合作团体结构呈现双核型、网架型、桥连接型、星型、流线型5种模式;作者合作研究内容覆盖大数据、科学数据、开放共享、数据出版、数据管理、数据政策、数据安全、政府数据、数据治理9个方面。
关键词:科学数据|开放共享|作者合作|合作关系|社会网络
  • 2021-12-18
[目的/意义]揭示北京大学开放研究数据平台3个代表性数据集的利用现状,为科学数据开放共享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选择CNKI中利用CFPS、CHARLS和CLHLS3个数据集的论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网络分析方法并借助相关工具,分别从作者、机构、主题维度对合作研究进行分析。[结果/结论]2011年后各研究主体的年度合作度趋于稳定,随研究主体范围扩大,合作率逐渐降低。3种中心度指标相互补充可发现重要机构。一级机构呈现以北京大学为核心,部分机构间保持合作,众多机构积极参与合作的情形;合作机构数目和总合作次数排名靠前的二级机构较稳定,相互间保持稳固合作关系,大致可将其分为3类机构。核心作者群表现出部分作者团体合作频繁且合作关系稳固,并存在中介作者可连通几个合作团体。合作研究论文涉及主题丰富,重点研究主题包括老年人身心健康、家庭消费及资产情况以及老龄化人口的社会保障。为促进科学数据开放共享的发展,未来可从建设权威性科学数据开放共享集成平台、融合学术数据库、组织学术竞赛等方面改进。
关键词:开放科学数据|CFPS|CHARLS|CLHLS|合作分析
  • 2021-12-18
[目的/意义]从开放获取期刊论文视角来揭示开放共享合作行为特征,以促进科研人员跨机构与跨学科合作及开放共享运动的实践发展。[方法/过程]以 Plos One中被引量前100论文的施引文献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引文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揭示 Plos One施引文献网络合作的内容特征与关系特征。[结果/结论]基于 Plos One的开放共享合作成果数量与合作率均逐年递增,多学科、跨机构合作特征显著;合作内容聚焦于生物环境等自然科学领域,社会科学与人文艺术类研究相对较少,存在跨学科合作研究;作者合作关系网络具有多中心、弱联系特点;机构合作关系网络形成以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为内核、政府机构与企业协同参与的合作模式;学科合作关系网络具有环境适应性与学科包容性特点,核心学科间的合作度及关联性较强。
关键词:开放获取|开放共享|合作行为|施引文献| Plos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