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18年62卷18期 刊出日期:2018-09-20
本期要目
  • 2018 Vol.62 (18): 5-5 [摘要] ( ) [ PDF 1001KB ] ( )
  • 2018-09-20
关键词:
  • 2018-09-20
[目的/意义]通过研究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之间的信息互动行为,了解用户信息交互行为特征,帮助企业了解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方法/过程]采用社会网络和语义分析方法,选取汽车行业的3个代表性企业,用点度中心性、中间中心度、接近中心度和特征向量中心度指标分析企业与用户信息互动的转发与被转发行为、关注与被关注行为、评论与被评论行为和互动凝聚性;用语义关键词词频分析信息互动词频,进而通过5个特征属性指标呈现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进行信息互动的行为特征。[结果/结论]基于社会网络分析和语义分析方法构建的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互动的行为模型可以作为企业与用户进行信息互动分析的研究框架;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与用户之间的信息互动进而提升产品及服务的竞争力。
关键词:新媒体|信息交互|行为模型|特征
  • 2018-09-20
[目的/意义]通过对移动图书馆用户生成内容的情感分析,预测用户情感倾向对移动图书馆资源的评价效果,从而更好地实现移动图书馆资源推广和精准推荐服务。[方法/过程]基于情感分析提出移动图书馆用户生成内容评价效果分析过程,以获取的"掌阅图书馆"中15部年度畅销书籍的用户生成内容为研究样本,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在此基础上从领域词典构建、情感分类、评价效果3个过程入手进行分析。[结果/结论]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移动图书馆UGC用户情感倾向具有多元性和一致性,中性评价具有重要性,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移动图书馆资源的得分情况。将情感分析相关理论和方法引入移动图书馆UGC研究,能够为移动图书馆完善其服务措施、提高其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情感分析|移动图书馆|用户生成内容|评价效果
  • 2018-09-20
[目的/意义]随着社交网络用户的逐渐增多,社交网络中个人信息安全行为研究对帮助社交网络用户更好地规避社交网络安全风险、推动社交网络平台开发商提高信息安全技术具有积极的作用。[方法/过程]基于社会认知和保护动机理论,构建社交网络个人信息安全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并运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方法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检验。[结果/结论]数据结果表明,反应效能是社交网络中个人信息安全保护行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是感知威胁和自我效能对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意愿产生正向影响,而回避行为对信息安全保护意愿产生消极影响,用户信息安全保护意愿对信息安全保护行为产生正向影响。
关键词:社交网络|个人信息安全|行为|影响因素
  • 2018-09-20
[目的/意义]移动商务消费者个人隐私信息披露风险评价对了解消费者个人隐私披露行为、提高平台和商家对消费者隐私信息安全保护具有重要作用。[方法/过程]结合移动商务特点,在梳理相关研究文献和运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构建移动商务消费者个人隐私信息披露的风险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并结合淘宝APP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数据结果表明,消费者自身脆弱风险相对于其他指标风险性最大,移动终端脆弱风险权重分值最低;同时消费者自身安全意识淡薄所占权重最大,说明提高消费者自身的隐私安全意识是保护消费者隐私信息安全最为重要的方面。
关键词:移动商务|个人隐私|信息披露|风险评价
  • 2018-09-20
[目的/意义]探究社交媒体用户转移行为的影响因素,拓宽社交媒体用户行为的研究范围,以期为相关理论研究提供参考,并对社交媒体运营商提高服务质量、增加用户粘性提供借鉴。[方法/过程]基于期望确认理论、沉浸理论以及信息系统成功模型构建理论模型,重点关注社交媒体系统质量、信息质量、服务质量、沉浸体验以及用户社交媒体使用满意度是否会以及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用户转移行为。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得数据,利用SPSS和AMOS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假设的验证。[结果/结论]通过分析可知社交媒体系统质量、信息质量、服务质量以及沉浸体验对用户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而用户满意度负向影响转移行为。
关键词:社交媒体|转移行为|影响因素|模型
  • 2018-09-20
[目的/意义]频繁的隐私被社交媒体泄露,导致用户对自身的信息安全产生了一定的担忧,因此,用户表现出隐私悖论行为。社交媒体用户的隐私悖论行为的形成因素是值得探讨的议题。[方法/过程]以调节定向理论和调节匹配理论为基础,构建社交媒体用户的隐私悖论行为产生的研究模型,包含感知次级控制、侵犯隐私经验、集体主义倾向、社交媒体信任度以及隐私顾虑等因素。同时,通过网络问卷的方式,对社交媒体用户进行调研及分析。[结果/结论]通过对394个样本的分析,发现用户的感知次级控制和集体主义对社交媒体信任度有正向促进作用,进而驱动用户的社交媒体契合行为;而用户的隐私侵犯经验会影响其隐私顾虑,从而激发用户隐私保护行为。
关键词:社交媒体用户|隐私悖论行为|调节定向理论|调节匹配理论
  • 2018-09-20
[目的/意义]探索各个年龄段用户数字阅读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为数字阅读推广的个性化服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过程]以"数字原住民"划分标准作为年龄分层的依据,以申农的信息传播模型和阅读心理学相关理论作为构建数字阅读使用意愿影响因素模型的基础,运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影响数字阅读使用意愿的因素在年龄上的差异。[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显示,数字阅读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在年龄上存在差异;使用意愿受到信源特征、动机和信息内容特征等因素的影响;数字阅读推广服务可结合这些差异,为各个年龄层的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
关键词:数字阅读|使用意愿|影响因素|阅读推广|年龄
  • 2018-09-20
[目的/意义]结合新信息环境下数字化阅读的发展现状,分析当前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存在的问题,认为采用"订阅式"的个性化服务可以激发读者阅读的主观能动性,提出创建适合高校发展特色的"订阅式"阅读推广数字服务系统。[方法/过程]介绍"订阅式"阅读推广数字服务系统的设计原理,探讨该系统的基本框架、服务理念以及服务特色,通过实例验证该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结论]"订阅式"阅读推广数字服务系统可以满足读者个性化阅读需求,激发读者成为阅读推广活动的发起人,对于提高阅读推广活动效果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阅读推广|数字化|订阅式
  • 2018-09-20
[目的/意义]以德国"阅读童子军"项目为对象展开个案研究,结合相关理论构建观察框架,通过案例分析探索群体阅读参与动力形成机制,为群体阅读推广活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过程]采用个案研究法,对"阅读童子军"项目展开网络和文献调查,总结影响公众参与群体阅读的要素,梳理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建立群体阅读参与动力系统模型。[结果/结论]形成主要由需求系统、中介系统、引力系统及支持系统4个子系统构成的群体阅读参与动力系统,其中需求系统属于内生驱动要素,中介系统、引力系统及支持系统属于外在驱动因素。结合"阅读童子军"项目的成功经验及参与动力系统模型,从内生驱动力和外部驱动力两方面为我国群体阅读活动的开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群体阅读|参与动力|阅读童子军|阅读推广|德国|个案研究
  • 2018-09-20
[目的/意义]移动应用程序(APP)的大量供给及用户注意力稀缺性,导致了其激烈的生存竞争。对于亟待发展的学术APP而言,研究其用户采纳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加以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技术接受模型、期望确认模型等经典用户行为理论模型为基础,结合学术APP的特点,构建学术APP用户采纳意愿影响因素模型;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实证研究,从而验证模型的适用性。[结果/结论]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满意度、感知权威及社会影响对学术APP用户采纳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学术APP开发者应当增加资源的可获得性,提升用户对有用性与易用性的感知;强化APP属性,提升用户满意度;严格控制资源的专业性,维护用户对权威性的感知;扩大学术APP的社会影响。
关键词:学术APP|采纳意愿|技术采纳
  • 2018-09-20
[目的/意义]为克服关键词绝对词频分析的局限性,以关键词多因素加权及得分排名实现领域热点与趋势探索。[方法/过程]构建年度-关键词频次矩阵,用水平加权和垂直加权处理关键词词频,设计相对词频模型,计算关键词加权综合分值,以获得更有效的关键词排序。[结果/结论]基于关键词加权排序,可以识别量高质优型、量低质优型和突变型关键词,有利于挖掘研究热点和分析趋势。
关键词:词频分析|加权关键词|热点研究|趋势分析
  • 2018-09-20
[目的/意义]科技创新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战略支撑,改革开放后,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科技政策旨在促进科技发展,但是这些科技政策的资助效应如何,科技政策实施历史周期中资助效应的变化情况如何已经引起广泛关注。[方法/过程]以已经实施了20年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地球科学项目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为克服样本选择偏误所导致的内生性问题,采用DID模型评估杰青基金对科学家科研论文产出效率的影响,提出"环境-动机-行为"模型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结果/结论]实证结果表明,1994-2008年杰青基金资助效应显著的年份达到12年,显著比例达到80%;相比没有获得杰青基金资助的科学家,获得杰青基金资助的科学家可以多发表论文0.412-3.234篇/年;数据换算后,与每年获得杰青基金资助科学家的同时期其他科学家相比,获得杰青基金资助的科学家可以多发表论文0.426-3.277篇/年;资助效应最大的是2002年杰青基金,2007、2008年杰青基金资助效应不显著;科技政策资助效应评估时,可以通过该方法构建对照组,实现因果效应推断的研究目的。
关键词:数据科学|DID模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科技政策评价
  • 2018-09-20
[目的/意义]分析学科规范引文影响力在科学评价中的可行性及其与同行评议的相关性,为负责任计量及以其为支撑的同行评议提供借鉴。[方法/过程]选取F1000以及InCites平台,将29 850篇细胞生物学文献、30 326篇生物技术文献的CNCI (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与被引频次进行相关分析,对其中956篇细胞生物学论文的CNCI与F1000分值进行斯皮尔曼相关系数检验。[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从统计学视角看CNCI与被引频次呈高度正相关,与F1000分值呈显著正相关,同时亦存在二者相悖的情形。因此,CNCI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同行评议结果、能代偿实施学术影响力归誉的功能,并适用于跨学科比较;但同行评议或CNCI单独作为科学评价标准都会有失偏颇,以CNCI为代表的新一代负责任计量指标为支撑的同行评议将成为未来科学评价的主流。
关键词:同行评议|负责任计量|F1000|InCites
  • 2018-09-20
[目的/意义]对信息偶遇行为展开深入的系统综述分析,以推动本研究领域学术创新以及相关信息服务领域的应用创新。[方法/过程]以CNKI和Web of Science为数据源,采用系统综述方法对该领域最具代表性的41篇文献展开分析。在知识脉络研究部分,从理论模型、研究方法和影响因素等视角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归纳;在前沿展望部分,将用户信息偶遇的过程分解为偶遇前、偶遇中、偶遇后3个阶段,并对偶遇后续行为的研究进行总结。[结果/结论]信息偶遇行为是信息、个体、技术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偶遇信息使用研究是目前的研究热点,而基于信息搜寻过程链的信息偶遇研究、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偶遇研究、基于客观数据驱动的信息偶遇研究以及基于跨学科信息偶遇交叉研究等是未来可行的、具有较大研究价值的热点选题。
关键词:信息偶遇|知识脉络|前沿展望
  • 2018-09-20
[目的/意义]政策是开放政府数据生态系统中至关重要的要素。对开放政府数据政策的研究成果进行述评,为我国开放政府数据政策制定提供政策方案,同时为深入开展政策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南。[方法/过程]采用文献调研法,对开放政府数据政策相关的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研究进行全面评价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结果/结论]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开放政府数据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开放数据政策环境研究、开放数据政策制定和执行三个方面。现有研究的局限具体表现在:注重国外经验性研究,对我国政策的研究较少;研究较为零碎和抽象,缺乏系统性和具体性。未来应就开放数据政策内容体系特别是数据资产管理政策、政策执行的协调机制、参与机制和监督机制,以及现有政策的适应性等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开放数据|开放政府数据|政策研究|文献述评
  • 2018-09-20
关键词:
  • 图书馆事业发展南京宣言(2018)
  • 2018 Vol.62 (18): 33-33 [摘要] ( ) [ PDF 851KB ] ( )
  • 2018-09-20
关键词:
  • 下期要目
  • 2018 Vol.62 (18): 44-44 [摘要] ( ) [ PDF 899KB ] ( )
  • 2018-09-20
关键词:
  • 《知识管理论坛》征稿启事
  • 2018 Vol.62 (18): 54-54 [摘要] ( ) [ PDF 899KB ] ( )
  • 2018-09-20
关键词:
  • “名家视点”第8辑丛书书讯
  • 2018 Vol.62 (18): 63-63 [摘要] ( ) [ PDF 876KB ] ( )
  • 2018-09-20
关键词:
  • 2018-09-20
关键词:
  • 2018-09-20
关键词:
  • 2018-09-20
关键词:
  • 2018-09-20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