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rpose/significanc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libraries to grasp the status quo, hot spot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study on the promo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reading.[Method/process] Based on the defini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connotation,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comb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library traditional culture reading promotion research by using keyword frequency statistics and co-occurrence network analysis method, and through content analysis, analyzes library traditional culture reading promotion research from the promotion subject, promotion content, promotion object and promotion means.[Result/conclusion] The research on the promo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reading in libraries is on the rise, but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The current research hotspots are the mission and responsibility of librari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promo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reading, the promotion strategies, the reading methods and content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mo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reading. In view of the limitations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future research should be carried out from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the combination of readers,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libraries, starting from the readers' reading interest, to study the reading resource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reading guida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reading form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1] 冯思淇.论习近平同志的传统文化观[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5(2):76-79.
[2] 董鸿根.论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4(9):6-7,1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2018-01-25]. http://www.gov.cn/zhengce/2017-01/25/content_5163472.htm.
[4]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8-03-10].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5] 朱耀庭.中国传统文化通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5.
[6] 楼宇烈.中国的品格[M].海口:南海出版社,2009:3.
[7] 黄高才.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6.
[8] 李宗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J].学术研究,2013(11):35-39.
[9] 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50.
[10]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七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321.
[11] 张岂之.中华文化的会通精神[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6:262.
[12] 钱穆.文化与教育[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15.
[13] 吴晞.任务、使命与方向: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J].图书馆杂志,2014(4):18-22.
[14] 杨文祥.图书馆、人的精神、人类文明的内在联系当代图书馆学的责任、使命与发展方向[J].图书馆,2014(4):8-12,17.
[15] 肖雅敏.高校图书馆基于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策略的调研与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8(5):170-171.
[16] 夏明宇.诗词吟诵与阅读推广——以上海大学图书馆诗词吟诵展演活动为例[J].图书馆杂志,2018(3):70-74.
[17] 杜定友.图书馆通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13.
[18]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EB/OL].[2017-11-04]. http://www.npc.gov.cn/npc/xinwen/2017-11/04/content_2031427.htm.
[19] 雷辉,刘阳,王轩.基于微信的公共图书馆传统文化阅读推广影响因素研究——以尼山书院微信公众平台为例[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8(1):36-40.
[20] 钱穆.人生十论[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64.
[21] 李超杰.哲学的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4.
[22] 周肖晓.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建设策略[J].图书馆学刊,2016(3):25-28.
[23] 董成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系统解读和传承建构[D].厦门:华侨大学,2016.
[24] 陈海珠,秦嘉杭,胡唐明,等.基于文化传承枧角的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新思路——以雕版印刷技艺展演进校园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5(5):64-68.
[25] 王晓,胡丽文.经典阅览室: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可取形式——以河北科技大学图书馆"红色经典阅览室"为例[J].出版广角,2017(3):33-35.
[26] 章文君.中国文化的当代意义与世界走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7.
[27] 金鑫荣.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全民阅读中的主导作用[J].中国出版,2017(15):30-33.
[28] 郭文玲.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文学纸本阅读状况调查分析[J].情报探索,2013(9):46-50.
[29] 戴莹,杜叶龙,周玉艳.基于图书榜单的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8(3):111-115.
[30] 蔡思明,马德静.诗书从来继世长——以江苏知名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为例[J].新世纪图书馆,2015(4):18-22.
[31] 王余光,郑丽芬.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的回归:以经典阅读推广为途径[J].图书情报研究,2014(2):1-6.
[32] 吕素娟,马露奇.数字人文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的常态化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6(10):151-154.
[33] 王宇,刘偲偲.经典阅读: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永恒主题——以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7,61(6):11-15.
[34] 何洋,王正.打造图书馆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的新模式——以古诗词吟唱公开课为例[J].图书馆建设,2018(7):80-84.
[35] 王宇,刘偲偲.地域文化视角的图书馆阅读推广创新——以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7(5):94-100.
[36] 郭文玲.基于微博平台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荐调查分析[J]图书馆杂志,2017(4):47-53.
[37] 张岩.从经典阅读到返本开新的文化建设——以深圳图书馆"南书房"经典阅读空间为例[J].图书馆论坛,2016(1):61-66.
[38] 曹洁冰.同济大学图书馆新型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闻学堂"[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25.
[39] 彼得森.打开积极心理学之门[M].侯玉波,王非,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55.
[40] 查颖.阅读与大学生发展的关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7.
[41] 张岂之.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中国大学教学,2014(9):1-6.10
[42] 张筠.经典阅读现状的应对路径回归原典[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13):44-48.
[43] 何官峰.大学生经典阅读推荐书目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4,32(6):28-33.
[44] 王余光.百年来学人回答:为什么要读经典[J].图书馆杂志,2014(4):23-26.
[45] 王余光,王媛.高校图书馆设立经典阅览室与经典教育[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4,32(6):5-10.
[46] 李久艳,梁益铭.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研究——以中山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为例[J].图书馆研究,2016(3):76-80.
[47] 柯平.得其门而入——阅读四类名著[J].图书馆,2014(3):98-101.
[48] 李文彬,黄卫华.缘由、方法与回归——谈大学生经典阅读[J].新世纪图书馆, 2012(11):90-92.
[49] 王余光."家中藏书不必多,而选择必精"——当代"书香之家"的构建与图书馆阅读[J].图书馆杂志,2013(4):12-15,27.
[50] 伍尔芙.伍尔芙读书随笔·关于读书的自由与限制[M].刘文荣,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3.
[51] 吴晞."伪阅读"及其他[J].图书馆论坛,2016(11):37-40.47.
[52] 韩春平,牛勇,孙林.数字环境下的大学生传统文化阅读——以高校图书馆为语境[J].图书与情报,2013(4):124-126.
[53] 严峰.从馆员书评开始,引领全民阅读的深入[J].新世纪图书馆,2014(1):15-18,32.
[54] 侯国柱,宋艳.公共图书馆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研究——以吉林省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为案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6(9):86-89.
[55] 孙英月.充实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内容浅析——以经典著作中的嗜读情节为切入点[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7,35(2):13-18.
[56] 李园园.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机制研究——以同济大学图书馆立体阅读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4(7):85-89.
[57] 田磊.关于图书馆阅读推广几个问题的思考[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6(2):96-101.
[58] 杨毅.图书馆经典推荐策略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6(1):17-19,41.
[59] 范并思.阅读推广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问题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40(5):4-13.
[60] 吴建中.再议图书馆发展的十个热门话题[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7,43(7):4-17.
[61] 栾雪梅."微时代"的经典阅读推广策略[J].图书情报工作,2016,60(18):115-121.
[62] 傅伟.公共图书馆引领大众经典阅读的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6):89-93.
[63] 史珂.当前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8.
[64] 徐建华,王晴.我国全民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J].图书情报工作,2018,62(12):98-107.
[6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120-121.
[66] 秦志华.弘扬经典亲近阅读——南京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活动探析[J].新世纪图书馆,2014(1):23-26.
[67] 任国祥.主题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深化与创新[J].图书馆杂志,2014(6):66-69.
[68] 吴晞.图书馆阅读推广的若干热点问题[J].图书馆,2015(12):31-33.
[69] 屈菡.图书馆转型之路——从"书本位"到"人本位"[N].中国文化报,2012-07-23(2).
[70] 徐雁."馆员书评"与"在馆书评人"——以《图书评论与阅读推广》为语境中心[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8(2):45-47.
[71] 谢拉.图书馆学引论[M].张沙丽,译.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6:75-79.
[72]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发布[EB/OL].[2018-04-24].http://ex.cssn.cn/wx/wx_zjft/201804/t20180424_4211682.shtml.
[73] 凯瑞.第一章传播的文化研究取向[C]//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7.
[74] 李子嘉.论新媒体对传统文化传播的影响[J].中华文化论坛,2015(9):154-159.
[75]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1.
[76] 吴晞.图书馆在全民阅读中的重要作用及其阅读推广功能[J].图书馆杂志,2016(3):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