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Status of Link Analysis Method in Domestic Empirical Research of Websites

  • Lu Wenhui ,
  • Ye Jiyuan
Expand
  •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23

Received date: 2018-11-08

  Revised date: 2019-02-22

  Online published: 2019-09-20

Abstract

[Purpose/significanc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link analysis in the domestic empirical research of websites, and to analyze the progress and shortcomings of relevant research.[Method/process] Combining quantitative analysis with qualitative analysis, this paper make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previous studies from seven perspectives, including research purposes, research objects, research indicators, research tools, research methods, research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Result/conclusion]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related research developed rapidly and showed certain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many papers have 1-2 research purposes, evaluating the impact of the site and analyzing the status of the site is the main content, the scope of the research object is expanding, the attention of some new websites has been enhanced, and the university websites, enterprise websites and government websites are still the main ones. At the same time, some studies also have some shortcomings, such as the research methods are mostly duplicated, the research indicators are not innovative enough, and the performance of research tools is still limited. Based on the above finding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for reference from seven aspects, such as research purposes and research objects.

Cite this article

Lu Wenhui , Ye Jiyuan .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Status of Link Analysis Method in Domestic Empirical Research of Websites[J].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2019 , 63(18) : 119 -130 . DOI: 10.13266/j.issn.0252-3116.2019.18.014

References

[1] MCKIERNAN G. Automated categorisation of web resources:a profile of selected projects, research, products, and services[J]. New review of information networking. 1996, 2(1):15-40.
[2] ALMIND T C, INGWERSEN P. Informetric analyses on the world wide web: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 to ‘webometrics’[J].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1997, 53(4):404-426.
[3] INGWERSEN P. The calculation of web impact factors[J].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1998, 54(2):236-243.
[4] 强自力. 利用搜索引擎高级检索功能评价大学图书馆Web站点[J].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0(4):53-54, 64.
[5] 黄奇,李伟. 基于链接分析的学术性WWW网络资源评价与分类方法[J]. 情报学报, 2001(2):186-192.
[6] 刘雁书,方平. Web网站站外链接类型与特征调查——链接分析法可行性研究[J].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1(5):65-68, 92.
[7] 邱均平,陈敬全,段宇锋. 中国大学网站链接分析及网络影响因子探讨[J]. 中国软科学, 2003(6):151-155.
[8] 汪传雷,汪涛,王如正,等. 基于计量的链接分析文献研究(2001-2010)[J].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3(1):120-125.
[9] 魏瑞斌. 国内链接分析研究的计量分析[J]. 图书情报工作, 2012, 56(2):40-45.
[10] 孙建军,胡泽文,蒋婷. 链接分析研究热点与前沿综述[J]. 情报学报, 2016, 35(4):432-441.
[11] 文庭孝,王尧,杨雅惟,等. 网络链接分析应用研究综述[J]. 图书情报知识, 2011(4):84-91, 96.
[12] 杜叶龙,李红艳,程克敏,等. 苏皖浙沪地区大学网站链接分析与影响力评价[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2(1):130-137.
[13] 陈晓威,孙建军,汤志伟,等. 链接分析视角下我国红色旅游网站的网络结构及影响力研究[J]. 情报科学, 2018, 36(1):152-157.
[14] 付鹏. 图书馆网络影响力研究——以"985工程"高校图书馆为例[J]. 情报科学, 2017, 35(10):103-108, 119.
[15] 史昱天,朱庆华,赵宇翔,等. 基于链接分析法对国内网络直播平台综合影响力的评价研究[J].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2017, 1(9):40-48.
[16] 赵呈领,李红霞,蒋志辉. 国内外MOOC平台的建设现状分析与启示——基于链接分析法的视角[J].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 27(2):10-14.
[17] 程慧平. 链接分析指标在大学网站排名评价中的有效性分析[J].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12, 2(3):46-51.
[18] 晏尔伽. 中国省会城市政府网站链接分析[J]. 情报科学, 2008(2):218-223.
[19] 黄晓斌,葛容. 国家图书馆网站被链接的比较分析[J]. 图书馆学研究, 2004(8):32-35.
[20] 杨木容. 电子信息类核心期刊网络链接分析研究[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3):449-452.
[21] 杨石山,孙建军. 中美高校图书馆网站链接结构比较研究[J]. 情报科学, 2011, 29(7):971-974, 1103.
[22] 岳增慧,郑春厚,王召兵. 中美高校图书馆网络空间链接特征的比较研究[J]. 情报科学, 2011, 29(9):1363-1369.
[23] 杜叶龙,吴亚青,戴莹,等. 基于链接分析法的公立高校网站影响力评价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 情报探索, 2017(8):6-10.
[24] 沙勇忠,欧阳霞. 中国省级政府网站的影响力评价——网站链接分析及网络影响因子测度[J]. 情报资料工作, 2004(6):17-22.
[25] 汪传雷,张莉莉,胡潇潇. 基于链接分析的安徽省A级物流企业网站分析[J].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2, 34(2):15-17, 33.
[26] 陈太洋. 我国大学图书馆网站链接的实证分析——以中国"211工程"高校为例[J]. 图书馆杂志, 2007(3):43-49.
[27] 赵发珍. 基于链接分析法的网络社区影响力研究——以国内30个网络社区网站为例[J]. 现代情报, 2013, 33(6):91-95.
[28] 陈太洋,任全娥. 中外企业网站的链接分析与网络影响力评价[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8(4):614-619.
[29] 王建冬,孙慧明. 基于网站链接分析的"211工程"高校排名实证研究[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08(9):64-69.
[30] 余小萍,闫现洋. 链接分析法在情报学中的应用——以西部10所高校网站为研究对象[J]. 现代情报, 2009, 29(1):184-187.
[31] 聂进,胡琳霜. 基于链接分析的P2P网络借贷平台评价探析[J]. 图书馆学研究, 2015(13):37-45.
[32] 刘文云,翟羽佳,王文颖. 基于链接分析法的高校图书馆网站影响力评价研究[J]. 情报科学, 2013, 31(6):99-102, 106.
[33] 段宇锋. 网站特征的定量研究(Ⅱ)——大学网站影响力探讨[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5(2):191-194,175.
[34] 李宗富,张向先. 基于链接分析法的我国省级档案局网站影响力评价研究[J]. 情报科学, 2016, 34(5):142-147.
[35] 杨思洛,冯雅. 中国智库网络影响力分系统对比评价研究[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23(2):68-78.
[36] 陈媛媛,李刚. 智库网站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图书馆论坛, 2016, 36(5):25-33, 62.
[37] 王云娣. 政府农业信息网站影响力评价与提升策略研究——基于各省政府农业信息网站的实证分析[J]. 图书情报工作, 2015, 59(16):102-109.
[38] 刘虹,孙建军,郑彦宁,等. CSSCI来源期刊的网站影响力分析[J]. 情报杂志, 2012, 31(4):5-8,4.
[39] 侯胜超,邹立君,胡鸿. 我国医院的网络影响力对比分析[J].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14, 23(4):24-28.
[40] 朱雷. 中美两国医院网站网络影响力指标对比评测研究[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06(3):64-67, 81.
[41] 季婉婧,曲建升,曾静静. 国际主要环保非政府组织网络影响力评价研究[J]. 情报杂志, 2012, 31(8):129-133.
[42] 常艳丽. 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的网络影响力分析[J]. 现代情报, 2013, 33(9):90-94.
[43] 汪梅. 基于链接分析的中国科协网站影响力评价[J].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17, 49(1):102-108.
[44] 黄丽霞,邹纯龙.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农民工网站影响力评价研究[J]. 情报科学, 2016, 34(11):75-79.
[45] 傅余洋子,邓三鸿,陆宇飞. 基于链接分析的江苏省高校网站建设与交流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 2015(14):43-50.
[46] 林金娜. 关于河南省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和网站影响力之间关系的探讨[J]. 通讯世界, 2016(13):248-249.
[47] 沙勇忠,牛春华. 中国信息化优秀企业网站链接分析与网络影响因子测度[J]. 兰州大学学报, 2004(5):99-107.
[48] 熊军,朱雷. 基于链接分析的浙江省大学图书馆网站评价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 2012(3):45-51.
[49] 陈超群,邓三鸿,王昊. 基于熵权TOPSIS的211院校网站影响力分析[J]. 情报科学, 2017, 35(9):146-152.
[50] 李春雷,袁勤俭. 基于链接关系的国内博物馆网站影响力研究[J]. 东南文化, 2016(3):110-116.
[51] 杜叶龙,潘宇光,周玉艳,等. 基于流量和权重的苏皖浙地区大学网站影响力评价[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7, 29(12):51-55.
[52] 黄开木,樊振佳,卢胜军,等. 基于链接分析法的中美智库网站比较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4, 37(11):129-133.
[53] 赵乃瑄,张若冉. 跨系统区域图书馆联盟网络影响力评价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 2017, 61(7):28-33.
[54] 邱均平,刘宁. 智库网站影响力评价分析[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22(3):109-114.
[55] 卢佳新,黄远奕,陈永梅. 国内科普网站影响力的影响因子相关性分析[J]. 科普研究, 2015, 10(2):69-77.
[56] 孙毓敏,朱学芳. 基于外链分析的我国网上零售商城影响力分析与评价[J]. 现代情报, 2011, 31(4):165-169, 173.
[57] 刘文云,周泰冰. 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网络影响力评价研究[J]. 图书馆建设, 2011(3):85-89.
[58] 陈颖仪. 网站访问量与链接量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我国电子商务网站为例[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2005(4):121-129.
[59] 马先皇. 美国大学图书馆网站的链接分析——以30所美国大学图书馆网站为例[J]. 江西图书馆学刊, 2008(2):119-123.
[60] 武龙龙,杨小菊. 我国高校外文门户网站影响力分析——以北京大学为例[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3, 23(18):113-116.
[61] 王宏鑫. 我国省级以上公共图书馆网站的链接分析[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5(3):86-89, 97.
[62] 顾东蕾,杨苹,朱佳鸣. 全球官方专利网站的网络影响力之比较研究[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 19(31):52-54.
[63] 马洪亮,司虎克,苗娟. 中日体育院校图书馆网站链接特征的比较[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2, 24(3):229-233.
[64] 俞立平,潘云涛,武夷山. 学术期刊评价指标选取若干问题的思考[J]. 情报杂志, 2009, 28(3):75-77,100.
[65] 岳增慧,郑春厚,付威风. 中美大学图书馆网站链接的聚类比较研究[J]. 情报科学, 2011, 29(1):62-67.
[66] 周婷婷,贾文科. 我国农林院校网站链接的实证分析[J]. 农业网络信息, 2015(1):30-32.
[67] 贺瑜,胡睿. 基于链接分析法的陕西独立学院网站影响力评价研究[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37(3):47-50, 56.
[68] 司虎克,马洪亮,周敦敏,等. 体育院校图书馆网站链接特征的计量分布[J]. 体育科研, 2009, 30(2):33-38.
[69] 张雪蕾,魏青山. 高校机构知识库网络影响力研究与思考[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6(7):61-65, 100.
[70] 余菜花,袁勤俭. 我国网上书店的链接分析[J]. 情报杂志, 2011, 30(2):203-207.
[71] 宋丹,高峰. 基于链接分析的我国省级政府门户网站灰色关联度测评[J]. 知识管理论坛, 2013(4):20-26.
[72] 赵宇翔,彭希羡,孙建军. 链接分析视角下国内NGO网站综合影响力评价研究[J]. 情报学报, 2014, 33(5):549-560.
[73] 王皓,杨思洛. 链接分析在中国知名企业评价中的应用探究[J]. 情报杂志, 2010, 29(3):48-52.
[74] 邓聚龙. 社会经济灰色系统的理论与方法[J]. 中国社会科学, 1984(6):47-60.
Outlines

/